小区外立面已经重新粉刷,漂亮多了。现在业主们抱怨的,是生活上的不便——雨棚太窄不遮雨,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;花架支撑不够,晃动得让人有点慌;小区缺个给电瓶车集中充电的地方,私拉电线不安全,诸如此类的。
这些问题不至于严重到让人在小区里住不下去,但它们又确确实实地关系居住者的“舒适度”。而归根究底,是老旧小区改造还可以更周到、更精细一点。
以雨棚为例,温州多雨,雨棚对于老旧小区而言,几乎是必需品。雨棚窄了或者倾斜角度不对,雨都容易刮进来。这雨棚应该要多宽,倾斜角度多少最佳,需要在改造前就专门研究一番,才能选择合适的雨棚进行安装,住户也能在雨天放心开窗透气。
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。它牵涉方方面面,尤其是居民的意见既有统一也有分歧,怎样协调各方,听取合理诉求,需要建设者更加周到,在设计、施工时多听取居民的意见,花心思确定最优改造方案。比如,施工前可由业委会、物业或者社区向居民征求改造意见,梳理出最受关注的问题,整合到改造方案当中,寻求改造方案的最大公约数。同时,可按照楼栋组建微信群,居民可在群内随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意见建议,由相关方面及时回应。
老旧小区改造更是一项民生工程。政府投入巨大的财政资金,来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。各方要抱着将“好事办好,实事做实”的态度去执行,对于雨棚这样的民生“关键小事”,也要想办法解决这一老百姓的后顾之忧,让小区的居民既有面子又有“里子”,住得更舒心。只有这样,老旧小区改造才会获得群众的口碑。
声明:本文转载自【瓯网-新闻-温州城】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,请联系更正、删除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